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健康准格尔”“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情愫渗透在每一个角落,提升着准格尔人的精气神。
变化源于县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按照国家、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决策部署,准格尔旗卫健系统在旗委、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在鄂尔多斯市卫健委的正确指导下,把大势、谋长远、抓关键、求突破,用心用力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以“两重塑四突出一提升”为核心,锻造出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的“准格尔”模式,有效落实国家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县域就诊率;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效降低老百姓就医负担;有效拉动医保资金回流到基层。“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就医新格局运行成效步入自治区旗县区前列。
聚焦管理创新 着力推行“两重塑”
从成为全国首批医共体旗县试点,到医共体上下高效互联,近年来,准格尔旗紧抓构建医共体重要机遇期,聚焦管理创新,创造性提出并推行重塑管理体制、重塑服务体系“两重塑”,推动“管理、责任、服务、利益”共同体职责区划更加清晰,目标更加具体、任务更加明确。
在重塑管理体制中,以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和各项规章制度”为支撑,深入推动健全领导体制、完善推进机制的管理服务流程再造。成立了由政府副旗长任组长,卫健委、医保、财政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医共体建设推进小组,精心组织、精准实施,全方位、多层面争取外部政策和资源,成就有目共睹。
在内部治理上,卫健委一班人用心规划实事、用情办好实事、用力办成实事。新质生产力拉动家门口的服务体系发生了质的嬗变。

自治区、市、旗卫建委相关领导调研医共体工作。
随着中心医院、中医蒙医医院、人民医院、大路医院牵头的4个健康管理服务共同体架构成功,成立了由旗卫健委分管领导任党工委书记兼主任,牵头医院院长任副书记兼副主任,副院长、成员单位负责人和卫健委相关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4个健康管理服务共同体工作委员会,统筹管理医共体内部运营等,医共体基层医疗单位的院长、副院长和牵头医院的环节干部统一由医共体工作委员会任免,医共体内10%的人员可自由调配使用……多项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出台,从严细化了改革目标、路径和要求,压实了责任,为切实增强医共体靠前服务内涵提供了基本遵循、技术支撑和政策保障。
管理体制重塑的非凡实践为医共体健康运行注入创新活力,生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而服务体系的重塑,使旗、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重构和升级,形成功能互补、连续协同、优质高效、公平可及、富有韧性的新格局。主动、靠前、延时服务亮点纷呈,患者在每一个治疗环节,都能感受到及时精准的关注和关怀,医疗服务体系的崭新变革,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锚定体系重构 着力实现“四突出”
“两重塑”的生动实践,为服务体系重构、着力实现突出牵头公立医院“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下沉、突出信息化健康服务通道的支撑作用、突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保障作用、突出实施绩效考核推动作用“四突出”铺平了道路。“四突出”推动医共体资源再整合、服务再衔接、管理再弥合。布局合理、管理统一、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同质、信息共享的医共体渐进由虚向实、互联成型。
“人员、技术、服务、管理”的四下沉,在人员定期下沉、技术量化帮扶、管理制度同质化输出、构建主动靠前延时服务体系四个方面建立起“金标准”。

中心医院专家下沉龙口镇中心卫生院为患者诊断病情。
完善的绩效考核新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医共体内评优评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院长(主任)任免等紧密挂钩,鼓励旗级医务人员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能安心,推动旗乡两级医务人员高效协同、主动靠前。各牵头医院的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每年不少于45天下沉基层坐诊、开展教学查房及手术指导;中级以上职称医务人员每年要有6个月在基层坐诊、教学并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帮扶,由旗、乡、村三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146个388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常年定期上门服务问诊……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健康服务,患者次均可节约就医出行开支约200元左右,就医负担显著减轻。

中医蒙医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在行动。
四类六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深受基层群众欢迎。在十二连城乡中心卫生院“中医馆”,拔罐、针灸等各种理疗仪器配备齐全,医师理疗手段娴熟、治疗效果广受好评。外地的刘先生因长期坐骨神经痛慕名来到蓿亥图村卫生室,在接受一个疗程的刀针理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各牵头医院的传帮带,让基层充满中医药的“烟火气”,技术量化帮扶服务成效倍增。

患者在十二连城乡蓿亥图村卫生室接受刀针理疗。
借助“网联网+”,远程医疗“一张网”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全旗数字健康驾驶舱作为医共体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数据调取、统计、分析、决策等功能集成。各公立医院的中医辨证论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CDSS),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精准诊疗服务能力,慢病智能健康监测云平台,让慢病“三师共管”,实现“三高共防”;旗中心医院、中医蒙医医院分别开通的智能审方系统联接基层卫生院,全程对医生开具处方药品的适应症、禁忌症等进行实时审核,全面规范合理用药有了技术保障。基层卫生院HIS系统搭建的远程医疗协同门诊系统,助推远程心电、B超、影像使用率、远程医疗协同门诊量化指标实现攀升。基层老百姓可随时通过乡镇社区医生预约医共体专家号,患者就近到任何一家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均可以发起与旗内四大公立医院当天出诊的专家会诊。协同门诊运行以来,累计开展诊疗6663人次,通过协同门诊上转患者95人次。近两年贯通的10多条同质高效、协同服务新通道,成为老百姓就近就医重要支撑。
家住暖水乡暖水村72岁的杨六女患有双侧膝关节病、膝关节滑膜炎等,近期疼痛加剧,下蹲受限,暖水乡中心卫生院接诊医师赵宝宝初步检查后,为让患者接受更加专业的治疗,远程邀约中医蒙医医院李威振医师进行协同诊疗,适时实现患者、本地医生、上级专家“面对面”,及时保障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方案,短时间内缓解了病情。
牵头医院的HIS系统、药品出入库调配系统、报销系统同步前移下沉形成的“共享药柜”以“共享”的明确功能定位,推动基层购药渠道实现优化升级,成为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里程碑。龙口镇居民李先生到中心卫生院通过“共享药柜”买到自己原来在旗级医院才能买到的药后,称赞“共享药柜”的出现让基层群众就医买药的“急和难”迎刃而解。
同时,医共体牵头医院五大“资源共享中心”,拉动形成“基层检查、基层收费、上级诊断”分级诊疗新格局,实现影像、心电、检验、病理同质化管理、报告区域互认。
魏家峁镇的王先生因突发胸闷、胸痛就诊于当地中心卫生院,接诊医师及时完成十二导联心电图并远程传输,准格尔旗中心医院胸痛中心韩旭主任通过远程心电图迅速研判,确诊患者为“急性侧壁心肌梗死”,立即启动急救流程,通知卫生院及时给予双抗+肝素治疗并转院至中心医院进行介入手术,最大限度争取到救治时间,挽救了患者生命。
从2024年1月到今年6月底,医共体对口医院累计下派专家坐诊1367人次、诊疗患者9573人次、授课174次、教学查房412次、手术13次;医共体内累计开展远程会诊27958例,双向转诊4986例,“行走的医院”累计服务群众2.085万余人次。以旗带乡、以乡带村的“通”,彻底破解了老百姓看病远、看病贵的“痛”。

十二连城乡中心卫生院医生与上级医院进行远程会诊。
此外,聚焦推动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实行医共体医保资金“总额预算、打包付费”,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医共体医保基金使用内部监督管理取得新成果,保障功能日益显现。
拓展服务范围 着力强化“一提升”
聚焦县域整体服务能力的“一提升”,成为纵深推进“健康准格尔”建设,实现老百姓就医“用时较短、服务较优、成本较低”的最终落脚点。
立足“强旗域”,公立医院“撑大梁、担重任”。中心医院“创伤、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救治、新生儿救治”急救“五大中心”、中蒙医特色专科等成为旗域医疗的主打服务品牌;重点“强基层”,基层卫生院急诊急救、全科医疗、康复、护理等全面铺开,医共体从“整合”到“融合”发生深度转变。
锚定落实“自治区临床专科能力三年攻坚行动”任务,准格尔旗卫健委主动作为,围绕公立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及中心医院“千县工程”示范医院建设、中(蒙)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大路医院“国家标准化妇产科疾病诊疗中心”“行走的医院”等项目深化拓展内引外联新渠道,实现每周有来自北京、上海、自治区等全国知名三甲医院近20名专家常态化坐诊。牵头医院形成的医疗救治能力为四个医共体注入同质化医疗模式,在防治结合、医防融合中探索并建立起居民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和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前置机制。“常见病不出村、小病不出乡镇、大病少出旗、疑难危重病再转诊”成为常态,县域就诊率逐月攀升。

国医大师李佃贵在中医蒙医医院坐诊带教。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旗公立医疗机构入院同比增长率8.04%,出院同比增长率27.63%。三四级手术占比64.31%。旗外专家累计来准旗坐诊736人次,诊疗患者13203人次,手术1761人次。2024年以来,基层卫生院门诊人次呈现逐月增加态势,就诊人次同比增加21000人,县域就诊率达89.88%。区域内外同质医疗服务的供给辐射,使居民就医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目前,旗中心医院新增28个新技术服务项目,4大公立医院已建成全区全市临床重点专科17个。医共体看得见的成就,带动县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全面升级,让准格尔旗成为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品牌、技术、人才的平移集聚地。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新征程上,准格尔旗将久久为功、坚定信心、实干争先,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为中国式现代化准格尔旗实践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准格尔旗有好医疗,准格尔人一路朝气蓬勃、一路幸福相伴。(记者 王林喜)